整本书读完,感觉读到了很多,也还有不少专业知识没有吸收和消化,但同时也感觉读到了薄薄的一张纸,每一小段的不同案例和演讲其实都是重复或不同形式的强调同一个概念和同一组体系,姑且尝试总结一下我吸收到的核心。如果整本书,不是从案例到归纳,而是反过来用框架配案例,可以是什么样子呢?
整体的中医概念:不以局部表征代替整体形气神的判断
代表案例类型:带孩子去医院针对病症进行治疗,反复复发
【有没有】
增强体质第一,治病第二
辅证案例:体质好了病可以自己消散,所有人都可以参考增强体质的第一张处方生活,改变自己的状态,体质是有没有(资源)的根本。
认清楚自己/孩童原本状态的体质,理解生病是正常的状态并且可能是身体自我保护产生的表征。
辅证案例:通过形体厚薄、日常生活的平常档案建立人物形象,之后可以作为生病治疗时的参考
【通不通】
觉知当下,记录观察现在的各项身体特征判断当下的状态
辅证案例:问病的各种案例,对应三焦虚实和体质判断方法,阴阳虚实寒热
慢性病疗愈,聚焦中下焦的补泻和流通
辅证案例:提供治疗建议的案例,判断出三焦虚实和体质后,按照不同的情况(虚/瘀滞)采取艾灸、按摩、中成药等方法进行改善
【定不定】
畅想未来,不以目的为导向,而以状态带动行动,去向适合个人常态(可改变)的将来
辅证案例:不将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让它成长为自己,父母同时提升自己的状态,觉察和不完美都不应该是痛苦的
家庭是一个整体,父母与孩童紧密相连、互相影响
辅证案例:父母定则孩童定,双方的能量、情绪可能会互相影响以产生病症或改善
整体培养最好是高稳定度(优先),高敏感度(次之)
辅证案例:学习要放松,多运动,通过身体锻炼增强稳定性,敏感度可以通过和高能量接通的方式增加感受,譬如读经食素等多种方法。
读后感:如果是病症或者虚弱状态已经发生了,那么确实是按照“有没有通不通定不定”来判断并有步骤的改善状态和生活,但是如果目前生活在常态里,在预防阶段读到了这本书,那么其实是定神和养身两个原则,只要做到了充满爱的培养高稳定度和日常提升体质这两点,遇到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上面的总结【有/通/定】三分段其实也不完美,看起来似乎关于治疗的内容都放在了通不通这个阶段,但其实是一起的,毕竟补泻也是针对有没有,是否有安神的需要也要参考神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