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何乐而不为?

宣棋

2015/10/10

Categories: 教育 阅读 传统文化 Tags: 我想回国开学校

又名:由《史记》开篇“五帝本纪”谈起,为何要读历史?

培根有一句名言,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他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明智、灵秀、周密等等作为结果来考量,是很难制定一个标准去量化检测的,往往是在比较中言一人优秀,它人次之。那么,又如何能说读史使人明智呢?虽然我不能列举每个读历史的人都变得明智来佐证这一说法,但是,我却可以以某段历史为例,展示一篇短短的历史记录蕴含了多少文化思想。如果同样长短的文本信息,其中某种特定内容含有更多的有效成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他可以更快的让人提高呢?

我想主要以《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中一小段为例,看历史故事中蕴含了多少道理。(放个原文链接,以供参考,这个网站自带词典功能,非常适合我这样的懒人点读

我曾经有一个疑问,中国的传统都是后一个朝代修前一个朝代的历史,那么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如何能够知道事情的真伪?遇到不同版本的故事的时候,又该如何选择?譬如《史记》的五帝本纪,我曾经非常怀疑这些史实的真实性,因为五帝的时代距离汉朝实在太过遥远,远离历史而记录历史对我来说很是匪夷所思。后来我似乎明白了一点,对修传的史官而言,他们编书的时候,并不是观察——记录,而是阅读——整理——汇编。也就是说,与生物标本的记录报告不同,他们本身与“标本”(历史),大多并无直接接触,所以并不是记录他们自己的观察。而是他们大量收集并阅读前人之文字,整理其中的信息,按照他们或明显或隐晦的准则进行加工,最后用自己的语言汇编、整合,使之成为流畅的故事,以供阅读。

就“五帝本纪”这一篇而言,在文章的最后,从“太史公曰”这一段可知,至少他参考了《尚书》、《五帝德》、《帝系姓》、《春秋》、《国语》,除了读书之外,太史公自言“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这句话说明太史公为了辅证风俗的真实性,以及更好的在不同版本的记录中加以选择,他花时间亲至当年的遗址进行考察。可见在成书的过程中,信息的汇编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非常严谨的。

汉代的班固,唐代比较有名的魏征、房玄龄、韩愈,宋代的司马光,这些都是非常有名的史官,也有更多的史官是籍籍无名的,但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士,非常有学识。想想看,一群智商超群且阅读量深厚的人帮大家阅读了非常非常多的史料,然后筛选了其中最精华的部分,这样的信息质量如何能不高?同时,明白了修史官不是记录而是整合有效信息这一点后,我的读史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我不再纠结这段历史究竟真实与否的问题,而是去思考为什么修史官要这样写,是什么原因让他相信并选择这样写入史书。

在“五帝本纪”中,开始时,最让我呲之以鼻的就是尧禅让于舜的那段故事,我可以举出很多细节来质疑这个禅让的真实性。然而,当我态度变化,不去纠结他的真实与否,相反去思考:太史公为什么要这样写?他想要传递什么样的信息予我学习?如此,我收获更多。

尧禅让给舜这个故事,我们从尧开始选人治水来看,在治水的时候,尧就已经在考虑继承人了,所以当尧问众臣,谁可以来做这件事时,臣子的第一个回答是尧的儿子丹朱。尧的回答是什么?“顽凶不用”。对自己的亲儿子,尧的态度是这人不合适,之后尧又否定了臣子的提议共工,并言“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当我读到尧说儿子丹朱“顽凶”的时候,其实觉得尧是一个好君主,但未必是一个好父亲,但再细品尧说共工的“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两字与九字的区别,足以彰显尧护子之心、爱子之情。尧并不是不爱护自己的儿子,他其实已在言语上有所保留。那么,太史公是不是想表达一种既不溺爱又不失人伦之情的父子相处之道呢?说完共工,又有臣子举荐鲧,尧又认为不可,但臣子又劝之一试,尧答应了。又由此观之,尧并不是一个不听劝的人,尽管他有自己的看法也会适当听身边人的劝谏。

之后,尧问谁可以继承他的位置,并且说“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可见尧在选人之时的原则是唯贤是举,并不计较此人原本的身份。当臣子提到舜的时候,尧说“朕闻之”,然后臣子又描述舜能在一个“父盲,母嚚,弟傲”的家庭中“能和以孝”,尧决定“试”他,也就是把传说中的二女娥皇女英都嫁给他。按我之前暗黑的想法,我觉得尧为了天下,几句话之间决定了自己两个女儿的归宿,用自己的子女做实验品也太不靠谱了吧!但是仔细回顾前文,看尧说的话,他先说“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然后众人提及舜的时候,又说“朕闻之”,似乎尧是已经听闻了这个人,在等待众人提及,那么尧下嫁二女并不是草率的将二女嫁给一个未曾谋面的人,而是许给了一个他或许早已暗暗观察许久的人。这个人能不能胜任天下不知道,但是德行已足够好。换句话讲,就是舜在尧心目中,现在是才干平均水平以上,具体多好存疑,而德行百分百优秀的人。这样的人放现代也是哄抢的目标,尧怎么会不爱自己的女儿呢。还有,这里给家长的启示也好,给女生找男友的启示也好,记得德行重于才干。

再看嫁女之后,尧做了什么。他让舜分别去了先后只能完全三个不同的衙门试水,看他的表现,就和现在大学毕业生趋之若鹜的管理培训生职位一样,上班后,先轮岗。舜肯定是表现优异,然而尧觉得还不够,“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结果是舜“不迷”。这是在干什么?好比一个管培生培训结束了,老总把他下放到一个从属的地方职位,看他能如何,能做出多大的业绩,如果管培生可以做好,说明这个人要么真的很有本事,要么就是运气很好,无论是哪一点,都值得用他。这样的智慧,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有了,尧把舜扔到了非常偏僻的地方,看他如何行事,要么舜是真的有本事,要么舜就是身携天命。如此,尧才决定禅让于舜。

故事还没完,尧决定禅让了,但舜第一次并没有接受,而是“让于德”,要是这样的馅饼砸我头上,肯定欢天喜地的接受了,而舜在反思自己的德行,决定再等等,在这个描述中,是没有电视剧里那些阴谋诡计、兵变夺宫的,一切都非常的顺畅和美。

历史是不是真的这样和平,我不知道,但是这其实不那么重要,上边一大段的论述其实只是“五帝本纪”中的两段,然而其中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涉及到“父亲如何为子女考虑”、“管理者如何选才”以及其它细枝末节。就为人父,和处高位两个话题,论述的文章、书籍不知凡几,而史记中的两段已经可以给人明示,史书不是在单纯的传递信息,而是在传递智慧,这些智慧又是信息压缩后的精粹,如此,何以不读史?现在我们常说效率,那么想要高效率的获取信息,史书绝对是非常好的选择!

史书不仅仅传递了信息,还承载了史官的理想。太史公选择了尧禅让于舜的版本,而非其他阴谋化的解释,本身就代表了太史公对这种社会的向往。读历史的时候读到的是信息,学到的是智慧,感受到的则是史官选择这段材料背后的情感。往往这份情感都是史官的寄托,多是对大同社会的渴望——古代文人的共同追求。

也会有人说,这样读书你不累么?还不如读点浅显明白的文章,可以把道理说得很明白。虽然史记短,但是读的时间长,反而降低了效率。这个阶段,我也曾经历过,我读史也走了许多弯路,读不明白,提取的信息还是错误的。然而阅读是一个能力,是可以获得提升的能力,当你琢磨文字背后的深意成为一种本能的时候,读历史会变得轻松(我还没有=。=),阅读能力会自然而然的提高。这种能力是伴随一生的基础能力。另外,也有一句古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一定能有所帮助的。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古时候“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是很高的,因为老师授予你的见解是你成长的基石,那么可以先读一些带有解释的名师作品,或者在Coursera、MOOC,网易这种公开课平台上免费听与历史相关的课(这种公开课平台的老师一般都是名师!),由老师教导入门后,自己再读应有所帮助。

如果读史能明其真义,那么你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会大大提升,读诗帮你体会情感,而读史可以帮到你的更加根本,如果你能继承古人的智慧,非常有德行,那么何愁没有人愿意和你交朋友?不是你在尝试理解他人,建立关系,而是你会如同一个发光点,吸引着人来与你相处。同时你也拥有更好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的能力,你对自己的朋友圈会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话语权。

既如此,读史,何乐而不为?

—————————————————————————————————————— 读历史曾受益于通俗的历史演义小说,由此培养了对历史的兴趣,因为我就是当故事看的=。=之后就是荤素不济的各种野史正史瞎看,现在是跟随李霖老师读史记,我有笔记,可以发上来,但是我更推荐大家去上Coursera平台台湾大学吕正浩老师的秦始皇和史记课,我曾经完整的跟下了秦始皇一课,受益匪浅!这篇文章也受益于李老师和吕老师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