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那些不同课堂模式

宣棋

2015/12/02

Categories: 教育 Tags: 我想回国开学校

今天分享一下我所经历过的大学课堂模式。

香港的大学一般每人一个学期四到六门课,正常是每门课三个学分(12-18学分/学期),对应每周三个小时课。也会有学分较少的特殊课,相对地每周课时也少。这三个小时有几种模式,我会分开来讲。

a、2+1模式,即三个小时会拆分为两次,一次为两个小时的lecture讲演课,一次为1个小时(实际50分钟)的Tutorial辅导课。前者lecture是1个老师对应所有选这门课的同学,老师在讲台上一边放幻灯片或者投影笔记一边讲课。和高中课堂的区别大概就是人更多了,座位随便坐,老师也不点名。后者tutorial是将所有选这门课的人拆分为15-20人一班,80个人选了这门课,lecture就是80个人共修,然后tutorial会有4个班(不同的时间)可选,然后老师1个人对一个小班上课,这个小班是大家再分2-3人一组,每节课轮流跟随lecture课堂内容做一个案例分析的展示,称之为presentation,这个大概会控制到20分钟左右,这个结束之后,是其他小组同学提问然后讨论。这个tutorial是一定会点名的。

从我一上的描述中,应该已经有人可以察觉到这其中的水分,2个小时的lecture因为不记名,老师可能照本宣科,会有很多同学逃课,或者上课睡觉。而tutorial由于课堂表现要算分,小组展示要算分,讨论也要算分,这些的前提更是要到场,所以tutorial一般人比较全。如果一个同学选的课都是2+1的课,其实完全可以每周只上tutorial,5个小时的课,期中期末前突击复习的。

b、1.5+1.5模式,这种模式的课往往会每节课都记出席率,语言类型的课、商科、偏理科的课大多如此,这种课也可以理解为“双tutorial课”,虽然每个班的人数不会控制到15-20这么少,但是大多也会以30为上限。像商科的课,不会如第一种模式一样每周有一个小组做小组展示,但是在学期考试周前的最后两到三周,会集中来进行报告、展示,这个时候学校里男生西装、女生西装黑丝高跟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Service Learning"服务学习,这是实践学习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也并不是每个香港的大学都有这个模式,这个课堂会让学生选择项目,在lecture之外可不参加tutorial,用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项目来代替,其初衷是学以致用,服务社会。这个项目也确实可以将学生和实际联系起来,只不过有时候过于形式化的报告要求、论文要求会让实践项目流于表面,但这个类型的课还是值得试一下的。

d、其它。譬如理工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这种特殊的专业会分派自己的学生到不同地方的酒店在大三下学期做一个学期的实习生,学校会给相应的学分。再比如城市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应该是很特殊的4+1模式,有中间一年的工作要求等等。总体而言,香港的大学课堂模式还是相对比较灵活的。

我曾在国内某高校旁听(top2),也在某高校正式注册选过课(top10),感觉并无大的差别,都是以“老师台上讲,学生座下听”的模式的为主,如果说细微的差别,那就是前者旁听(社会人士)人数非常多,大课500人的教室都会座无虚席,还有前者学生带电脑上课,会用电脑记笔记,资料整理做的比较好,一届传给一届;而后者可能在国内高校中更具有代表性,就是普普通通的课堂,高中的延续。我所在的后者某学院正在尝试课堂形式的改革,增多小组讨论的环节,但是想要逐渐推广的整个学校,还是难。

我在德国选课时因为语言的问题,只选了英文授课的课堂,与香港的主流模式并无特别大的差别。据我观察,德语授课的大课也是非常之多,每次路过的各种教室都特别大,人特别多。这可能与我所在的是德国公立大学相关,毕竟每个人一个学期500欧元注册费就够了,要免费大学教育,入学相对轻松(毕业难),也就要用大课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了。

美国除了lecture,tutorial还会有seminar(讨论课),其实国内也有,只不过国内往往在研究生、博士阶段的教学才会用。德国我上的某门课也是seminar形式,之所以放在美国这一段中讲,还是因为在美国接触到的seminar才让我真正领会到什么是讨论。讨论课往往需要大家课前按照课程大纲或者老师的具体要求阅读材料,准备问题,这样在老师发起讨论的时候能够言之有物的加入讨论。我所在的学校是比较极端的(少见)全讨论模式,也就是说所有课全都以老师带讨论的模式进行。为了保证讨论的进行,人数往往在20人以下,少一点8、9个,多一点20个。(其实美国有些文理学院,因为选课人数少,1个老师带3-4个学生讨论也是有的。)这样的课堂相对个人化,因为老师肯定会自己去批改作业,了解每个人的状况,课堂课外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也是比较顺畅。

我个人比较欣赏讨论的模式,但也觉得大学生不能闭门造车,必要的实践也是有的。实践课不必当成主课,有机会可以尝试,没机会找个假期去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实习也好。讨论的模式好是因为,人在讨论中是作为个体存在的,在倾听和发言中,有自己的筛选机制在发挥发用,会逐渐过滤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而对有兴趣的进行追问。这讨论这个学习过程中,会有自我的存在,并且人是在主动学习。我在这里也并不是要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其实个人对课堂也许并不怎么重要,但是课堂对个人会很重要,可以帮助个人自我实现,体验到学习的喜悦感和满足感的,这种感受是非常个人和独特的。

用我自己举个例子吧:在我课下阅读准备讨论的时候,我会标出我觉得很重要和有问题的地方,并不是因为我很重要,而是我似乎能感觉到一种使命感,我有义务分享我的阅读和提出我的问题,而且我相信我的同学和老师会尊重我的看法,无论对错,并且帮助我更好的理解文本。每当我在读书中的收获恰好可以回答课堂上某个同学的提问时,我会很开心和满足。这种喜悦感和成就感会激励我更加认真的对待文本的准备和课堂的讨论。我读书不为了跟进度、好的课堂表现、绩点等,我自己是真的想去读。写论文绝大多数的时候也不是因为老师要求写,而是我真的在阅读中恰好发现了一个问题或者有些感受想要分享。我有好奇心,有对知识和书本的渴求欲,有对讨论分享的迫切期待。在讨论的课堂中,我可以感受到我的存在、我的声音以及我所关心问题的讨论。

讨论其实也是有弊端的,就是在知识深度上的收获不如lecture,对于明确的学术培养目的,讨论可能不如lecture的效率高。但是在讨论中,目前为止,我学会了几点:一,尊重同伴、学会倾听。在学院老师的眼中,我们的观点都是幼稚的,但是老师尊重每一个同学的思考,那么作为一个同学是不是更应该尊重和自己水平并没有差特别多的同学,大家共同进步和成长。二,勇敢的提问和表达。尽管不知道问题的意义和观点的最终走向,可能无意间就引起了另外一个同学的共鸣,或者从侧面接触到另外一个问题。三,保持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好奇心。尊重他人的问题同时保留自己的疑问,当一个问题没有答案的时候,恰恰应该保留这个问题并且尝试去自我解答。

我觉得教既可以是知识的灌输也可以是思考的引导。我个人十分抵触现有的填鸭式教育。对于现在的国内大学课堂,除了个别情况外,大多数,如果存在讲稿整理这种文本,去课堂上课是十分没必要的,翻讲稿就知道老师讲了什么。很多课学生逃课,也是因为上课缺少一个必要性,当学生认为自学也可以的时候,上课就不是必须得了,而是可去可不去。而且现在网络MOOC平台等等有丰富大量的国外优质课视频,也可以从网络平台获得视听体验,为什么还要一定去上课呢?可能现在国内大学由于师资力量、空间资源很难彻底的实现引导式的教育,但在网络课堂的普及下,真应该想想对应的解决方案了,起码要让老师与学生的面对面更加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