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注:人生的改变往往发生在转角处,其实有些时候苦苦的寻找,只有到一个时间点才能明白。而在这之前就是尽可能的让在身心上做好准备。
2016年旧文如下:
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天赋所在?
就我个人而言,大学我才真正的开始慢慢观察自己,寻找自己的兴趣。我想,应该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高考之前生活乏味,被一味鞭策考高分,直到上大学才被父母放手自己直面生活。进而很快的面对很现实的问题: 我适合做什么? 要选择对应自己专业的工作么? 暑假应该做什么实习? 以后找什么工作?
我也曾经很迷茫,无法准确的找到自己的位置,似乎除了学习还可以也没有什么擅长的技能,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最感兴趣,不停的试错,用排除法来逐渐逼近选择。这样也没错,在不知道自己的喜欢什么的时候多试试,如果还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什么,起码会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然而这个方法的成本很高,时间、金钱、精力、机遇,还要看运气。
最近在翻旅行游记概览一类,想夏日找个地方走走,忽然间就悟到了一个方法,可以帮助自己实现自我观察、寻找兴趣点,就算不能够找到非常精确的一个行业,也可以帮助自己缩小范围,大大降低机会成本。
我们来假设某次出行,你路过某个城市A,将在城市A停留一天或半天的时间,而城市A是一个综合城市,有很多景点可以去,举例如下:(排名随意) 1、植物园 2、动物园 3、游乐场 4、寺庙/教堂 5、艺术展览馆 6、历史博物馆 7、科技体验馆 8、郊区有一座高山 9、自然风景区(国家公园、海岸沙滩) 10、特色酒吧(含乐队驻唱) 11、大学文化圈 12、特色书店、图书馆(含讲座、分享会) 13、剧场(当地舞蹈、特色话剧) 14、古老建筑、遗迹 等等(你心中浮现出的、希望它存在的那个答案)
注意哦,这里的前提是你只有一天的时间,只能去几个景点(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效率很高的游客,那假定你只有半天的时间,还是只能去几个景点),在以上景点中你会如何选择?(假设没有呆在酒店直接去机场的选项)
静下心来思考,问问自己,哪个选项对你来说可有可无,而哪个你必须去?
就我而言,植物园、动物园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弱,科技体验馆觉得自己智商有碍,基本不会考虑,除非特别有意思,而艺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我想去,而二选一的话我会选历史博物馆,古老的建筑遗迹,久远的寺庙/教堂我感兴趣,书店和图书馆如果可以路过的话,我会进去看看,却不会呆很久,夜晚我会选择去剧场而不是去酒吧。同样的,现实生活中,我对自然科学一类的,基本不感兴趣,对抽象艺术基本没有鉴赏能力,却对历史人物的故事汲汲若渴,对宗教背后的文化问题很有探究的好奇心。对于酒吧,我会觉得很吵、不习惯搭讪,和陌生人相处会觉得有所拘束。
如此,我很明确的知道我对人文学科的兴趣绝对大于自然学科,对独处的需求大于社交。如果在以上我能想到的景点/活动中缺失了什么,而这个正是你特别想去的,那么你心中浮现的答案也能代表你自己的兴趣。
如此还不止,人文和自然学科实在是太过泛泛,如何再细看?
自己擅长一个事情,除了对一个事物拥有探究的兴趣,还应伴随将其以某种形式实现的技能或方法。这一天的活动中,你是否会合理规划路线,尽量不走回头路?(效率至上)你是否会仔细记录花费,在付款前认真对账单,算自己的花费并对比预算?或者思考去一个地方打车合算还是公共交通合算?(对数字敏感、经济/财务类)在游览中,你是否喜欢不停的摄影,而且摄影本身的兴趣甚至大于你在做的事情,而之后你会耐心的洗照片或者修片?(只是想拍下生活还是真正热爱摄影、艺术)而游览结束之后,你会选择以日记或者其他方式记录并与大家分享么?(是否热爱写作、有做媒体类、编辑类的潜质)你会由着性子随意玩还是严格执行计划呢?(自由职业还是某个大型组织中一员)在某个地方遇到搭讪的陌生人,你会选择结伴同行还是打个招呼就别过了呢?(是否属于社交型;销售、人力资源、公共关系是否合适)如果你遇到了骗子,你是否会义正言辞的拒绝对方的不合理需求,或者你是否愿意花时间与其争论到底?(法律、辩论)
我只是列举了某些常见的特点、行为表现方式,你会怎么表现,不妨静心问下自己,或者真的去某个安全的城市,一个人游览、四处转转,看下自己的选择的排序,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行为方式并记录下来反省自身,你会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有更深的认识,也就对自己的想要从事的职业大方向有所思考了。
我想任何一种兴趣与适宜的能力和性格相结合时,都会有你所独有的变现模式能既满足你的大致兴趣又养活你自己,只是你需要去发现自己的热情所在。当兴趣加以练习,经过时间的沉淀,自然而然,与其他人相比,你会在某个能力上更加优异,而当别人认为你获取这个能力毫不费力,而你自己也觉得练习是一种享受的同时,这也成为了你天赋的一种了吧。
长时间在自己的熟悉的区域中生活,反而对自己的选择不再敏感,或者说逐渐不再选择,而是按部就班的做一些习惯的事情,要跳出沉寂的自我观察自己,鼓励一个人去安全的地方走走。结伴的话因为可能要在几个人之间的兴趣互相妥协,而当你一个人走在路上,花时间和自己相处、对话时,“你”会逐渐看到真正的自己^_^
PS:没有人给我广告费,不过我还是回答一个潜在的问题吧,没钱旅游怎么办……有一点点钱,从生活费里节省,能买得起车票+便宜旅馆,你就可以上路了,穷游的锦囊/Lonely Planet 还挺有帮助,自行搜索,不给链接了。下一篇文也许会写写便宜的出境游。
—————————————————————————————————————— 又名:通过独自旅行来寻找兴趣点背后的逻辑
独自旅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对自己有更好的认知,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旅行时创造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在旅行中可以在特定开销(预算)的范围内完全的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这个时候,旅行者是自由的,而自由中选择的排序映照着自我的需求/兴趣。一直都没有找到自己兴趣方向的人,绝大部分是长期陷入在常规性教育,完全按照父母/老师的规划生活,缺乏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实践机会。在现有的常规教育中,学生接受的是知识的传递,一直是被动的学习,而非主动的探索自己的兴趣。(其实蛮可惜的,这些知识曾经都是前人的智慧,而传递的过程中却只是知识,而不再是智慧。)
不知道现在国内是否流行Gap Year(间隔年)。其实这个背后的逻辑与独自旅行是类似,只是时间更长,可以让人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如果能找到自己某个兴趣点,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尝试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确认正在努力实践的事情是不是“真爱”。在两个学年之间,有一个时间你脱离了任何体制、任何规划、任何指导,随心所欲的安排自己的人生,直面自己的需求,也因此gap year的概念一直备受追捧。
最近在读《夏山学校》,尼尔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由教育,让我不禁去想,如果在大学之前的教育是完全自由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那么在学习知识的时候,是不是自然而然就有自己的方向呢?现在大学生的迷茫期是不是其实是人为的、现有制度的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