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个星期前,在隶属学校IT的一个教育产品开发组开始了实习,关注开发进度的人很多,实际工作的加上我也只有三个半,半个负责统筹的头,一个负责前端开发,一个负责后台数据库和大数据应用,我的职位合同上写的是UX Design & Community Management(用户体验设计与社区管理),主要就是做模型,通过调查问卷,面谈,工作坊等不同的活动来和用户进行沟通,是团队和用户之间的桥梁。发现问题争取在设计阶段解决,避免另外两位在技术上的返工。
这个产品的名字是WeLearn(https://ilearn.cri-paris.org/),还在初步研发阶段,初初初级测试版本可以在谷歌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的extension(拓展)商店找到。最开始和这个团队接触并不是因为实习,而是我本身有一个关于网络学习社区的构想,讲给同学听得时候听说这个团队在做类似的事情,就找他们了解下情况。交谈后我们发现并不是完全一样的东西,他们觉得可以有空间融入我的想法,而我觉得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能够帮到自主学习者(autonomous learner),和我想做的方向一致,但侧重点和切入点不同,能合并一部分。学校催着做决定,这一学期上课还是全职实习,就选了加入这个团队做一个实习。
我对WeLearn的理解是这个样子。面对知识碎片化的一个情况,教材的编写其实是跟不上知识的更新的,并且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系统化学习会逐渐变成很奢侈的事情,那么搜寻信息,整合资料,学习和回顾,在碎片中自己按需要走出一条路,这些需求会变得非常现实。WeLearn目前的做法,一方面是优化书签整理和内部搜索功能,然后提供详细数据统计、相似推荐;另一方面是在创建知识地图,根据wiki的一般概念将知识点和资源进行连接。因为人手资金都短缺,目前主要开发个人使用,之后发展还有社区方面的考量。这对于网路自学者来说会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所以我加入团队时也是蛮开心的。
实习的第一个星期,我研究了一下KANO调查问卷。就是说通过询问用户对具有某个具体功能和不具有此功能的双向反馈,来判断功能开发的优先级,将所有被问询的功能划分成四类,必备,期望,魅力,无差别。有趣的是,通过问卷的结果,在做分析的时候发现,用户对某些功能的需求和团队的预期值差别很大。于是我非常直接的面对着在使用者和建造者之间的巨大鸿沟。
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关于我的教育社区。在我最初想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其实是一个“学生身份”,我将我没有得到或者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记录下来,进行思考,然后希望一个新型教育社区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相关的问题。但是一旦我开始做教育社区,尽管我还会学习,但在更多人眼里,我不再是一个“学生身份”,那么当初我思考的那部分需要是否能真正满足新的“学生”呢。我当时身为学生对自由的渴望,与社区的学生是一致的么,还是他们更希望高效的指导呢?就好像研究生项目研一的同学对九月的反馈,一部分人认为课程设置有太多的自由,反而让他们迷失了自己。现在的孩子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是不是应该听一下他们的声音呢?假如说我设计一份Kano关于学校功能的分卷,分别发放给学生、家长,教育从业人员,政策制定者,得到的结果会怎样?学校的功能实现应该听谁的呢?
当我转换了角度来看待目前的教育行业,事情其实变得简单了很多,公立教育主要参考的是政策制定者以及教育从业人员的意见。私立培训机构要充分满足家长的要求,其中一小部分,尤其是走订制路线的,会加强和学生的沟通。那么我们会发现,教育行业参考的意见主要来自于付费的人,而不是使用的人,教育被用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家长的心理期待。那么少儿教育行业和其它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付费组和用户组不是一个组别。在组织架构和运行上,收到的反馈和调整往往来自于付费组而不是用户组。尽管付费组经常认为自己是用户组的"代言人",但是用户组愿意进行自我表达呀。
反对的人大部分都是认为用户组没有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因为阅历的原因也没有办法为自己的将来规划现在。没有老师就没有办法自己学习,失去控制就会每天玩。这些假设是有现实例子的,但我觉得总结之前也要思考这些情况存在的其它可能性,比如说缺乏有效平等的沟通和引导,基于寒暑假的短期观察,并不长久等等。其实不管一个人几岁,都下意识的趋利避害,希望好好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哪怕不知道为了这个目的当下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也会去做让自己当下快乐或者当下需要的事情。如果认为用户组自己做出的一个选择不好,那么解决方案也不是替他们做另外一个选择,而是寻找方式让用户组主动改变。其它的任何捷径都会有代价的。另外,现在个人独立的延迟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假设有一天有一场瘟疫汹涌而至,只针对年满XX岁的人,导致社会劳动力短缺,那么相同的行业准入标准肯定不会像今天一样写着最低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等等。一部分抱怨刚入职工作无聊的情况是合理的,因为本来现在的应聘由于市场压力,就是超过行业标准的候选人(overqualified candidate)进场。
前段时间还看到了很多教育公众号再写王菲女儿上学的事情,我好奇搜了一下瑞士各个私立国际学校,这些贵族学校的师生比都是1:3或者1:4的样子,其实费用除了环境、设施,更多的都花到了对每个学生的个人关注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同的角色跟踪报告,住家家长,学科老师,升学顾问,课外活动老师等等(你问我咋知道的,从官网招聘职位的任务描述中倒推的),对于平民家庭来说,做不到相同的资源投入,但是起码可以做到相同的意愿尊重和通过网路来寻找路径规划。
我大概现在已经很明确教育社区的主要课题了——”平权“,弱化我自己,尊重每一个个体。我希望和每一个参与的人做一对一沟通,了解需求并在社区中提供尽可能平衡的方案。之前日记中写的瑟谷模式会参考,也许有一天也会发展成类似样子,但到底瑟谷模式是家长建立起来给学生用的,而我更希望以帮助者的角色帮学生实现自己对学校的架构,为此我可以在自己的构想中做出让步。同时这也帮我想清楚了社区构建的顺序问题,这不取决于我,用户组谁先出现,就从哪一部分开始入手。
尽管选的实习已经是我想做的事情,而且因为实习待遇还不错,实现了经济独立,然而时不时还是有一种空虚感(可能工作内容对着电脑也有关系),还是很强烈的感觉到建立教育社区这件事对我的呼唤。希望明年回到国内一点一点把事情做起来。
P.s WeLearn只是在初步测试,而且由于国内不支持wiki,可能目前用户体验不是很好,有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也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