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外语的爱恨情仇1(自述)

宣棋

2022/11/27

Categories: 教育 Tags: 经验 语言 我想回国开学校

备注:内容来自分享会发言的文字稿节选。

我觉得我跟语言这种爱恨情仇的关系是要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去。我就在这里跟大家聊一下我的人生经历。很多人知道我学过七八门语言能讲四五六门后,就立刻说你是不是个语言天才,我很明确地告诉大家不是这样的,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前半部分学英语的经历,以及后半部分的这个转变。

我是山东人,在山东高考的。山东高考也是出名的卷。我当时特别想去香港上大学,但是香港那边的大学招生有两道坎,第一道坎是你那个150分的卷子必须达到120,如果没到120的话,他不会就是收你的档案,也不会邀请你去面试。然后第二个是英文面试,过完面试之后他再给你发录取。我当时的目标就是想去香港那边上大学,其他科的成绩也都够,就是英语一直考110来分,一直模拟考都是在什么108到118中间徘徊不定,就是很难上120。我上高中期间也是找过英语辅导老师,目标很简单,不求多高,能稳定到120多分,让我能够去填去香港这个志愿,有面试的机会我就满足。我觉得那年可能是撞大运了,那年的大运就是那个英语挺简单,就是正常考130的考140,考110的就考120多。我就是擦边120多,就够了,可以去报那个香港地区的大学志愿。然后也收到了面试邀请,我当时英语是真的不好,我就记得我去面试,我当时报的是社会科学系,面试官他就问我 对“one country two system” 有什么看法?我那时候的英语水平就 one country to system 都反应不过来他在说什么,还要他旁边那个秘书帮我翻译,就是说他是在问你一国两制,稀里糊涂就面试完了。当时也是运气好,因为他是提前批录取有7天,他先给最合适的人发,完了之后,这个人当天不去缴那保证金,名额顺延,我就被顺延到了。

之后我就去了香港那边读大学,我在香港那边上学的时候其实还是挺自卑的,我的同学,特别是就江浙沪的人,他们随随便便去考雅思,就是雅思7分,雅思7.5。因为大学你要申请交换项目,有雅思最低要求,我就想我每天跟他们一起,同进同出一起玩一起吃,这些人也不复习也不干嘛,英语随随便便的考7.5,我的雅思怎么考都是6,要不就是6.5,然后写作就是个5.5,就是卡小分,然后小分就上不去,我就很恼火。后来我就报新东方,那时候没有网课,然后报个新东方还要去深圳。我当时也是很佩服我自己,一到周末我就跑深圳去上新东方,然后还要在深圳住一晚酒店,就这样硬生生的靠这种英语辅导教育去搞英语。我那时候自己也不懂什么英语学习经验,我的目标也很简单,我要去交换,他们能去,我也能去。最后我雅思也上了6.5,托福也考了100左右,去了德国的慕尼黑大学交换。去了之后就是我那时候就太天真了,还想学学德语,那个德语完全是一次失败的尝试,就是报了大学的德语课程,到现在只记得danke,就是谢谢。所以当我写学过什么语言的时候,我根本都不会提德语,就是我不承认这是一门我学过的语言。

当时可能国内可能在慕尼黑那边上学的同学比较少,也可能我没找到圈子,我就跟美国、澳大利亚其他国家交换过来的玩,我就跟着他们。其实有时候他们说话,说实话我还真没怎么特别听懂。我现在都印象特别深,有一次晚上我邻居就是他问了我一个牙刷的问题,就是 toothbrush, 他跟我说牙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完全反应不出来他在说牙刷,就这个时候我雅思托福都已经考过了,但是生活用语还是反应不过来,反正我也不管,我就跟着大家一起玩。这个过程当中可能英语也有一些进步提高,因为难得出去,大家一起环游欧洲,就20多个国家,买了环欧洲火车通票,然后住旅馆要跟别人聊天。就这个过程当中,我感觉我的英语还是好了很多。但这个时候我也没有反思过英语学习方法论的问题,就是我一门心思想去到达一个目标,然后就去学了它。后来因为我个人志向的一些原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本校又不能换,我就干了一件事情,我大三的时候选择退学。退 学了之后我就要往美国去,我要去美国读哲学。我当时同学都觉得我疯了。我现在想想也是我就还剩下一个学期的学分了,我干嘛不读完再走。反正那时候我就做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去美国那边念书。

去美国念书的时候刚去第一个月,确实是觉得啥都不懂。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寄宿家庭,每个周末都会接我去他们家吃饭。那个老太太她经常会很困惑,因为我讲事情的时候he 和 she 就是男他女她不分。虽然我已经在欧洲都游历过半年了,然后也考过雅思,也考过托福。我到了美国,到了一个真正的全英文环境的时候,我还是he/she不分,就是会把别人说糊涂,你到底在说谁?为什么前一秒钟这个人是男的,后一秒钟这个人就变成了女的。现在想起来就觉得特别好玩。然后就那个时候刚到美国的时候,你可能需要打电话处理一些事情。就是打电话之前我都要做腹稿的,我都要先想一下,就是我为什么打电话,打这个电话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他可能会说什么,我要提前练习一下。我用英文打电话,都要犹豫很久,我如果能找人帮我打这个电话,我就不会自己打,如果真的迫不得已要自己打这个电话,我就一定要去写一写这个稿子,反复练熟了,确保就是他可能会说的话,我大概能预估到不同情况,我才会去打这个电话,就一直到这个过程当中,就觉得英语都不是很顺手。

就是但是我这个人性格比较要强,我就是觉得我去了美国读大学,还是退学重读,我就一定要好好读,然后就也会花很多时间去读书,然后写作业。另外我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比较喜欢独处的人。我就是每天课前认真阅读,上课参与讨论,下课就复盘写读书笔记和讨论整理。SJC writing collection当时我们学校有必修课的,也就是我为什么会学过古希腊语。你以为是我想学的吗?没有这回事儿,全都是被逼的。就是我们学校没有选修课,只有必修课,古希腊语是必须要学的。管你愿不愿意,除非你挂科,那你挂科奖学金就没了,那还是要硬着头皮学,而且还要学高分。我这个时候的经验就是慧眼识人才,找到了一个特别靠谱的同学。我跟她说我不想写作业,你一定要拉着我跟你写作业,咱俩一定要把这个古希腊语的作业好好写完。

但学古希腊语这件事情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心理阴影,它是一门你无论怎么努力你都可能学不会的东西,就是你今天学明天忘,然后这个好不容易记住了,到了考试的时候再看他又不认识了,就可能和大家可能对现在对英语的感触比较像。古希腊语真的让我怀疑人生,就是我一个这么好强的人,花了这么多的精力,然后我还是学不会他,我特别恼火,真特别恼火,但我这个人就是喜欢死磕。

我在美国大三的时候,我干了一件事情,这也是改变我对语言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当时在准备我大学毕业的论文,然后我决定我要写数学哲学史相关话题,就是数学的发展历史和其中的哲学思考。数学史在牛顿之前的写作语言基本都是拉丁语,我这个人就不信邪,我就要去挑战一下拉丁语。我就在那个暑假去了意大利的一个暑期拉丁语营,这个学校真的是改变了我对语言学习的所有认知。拉丁语虽然也是一门死语言,但意大利那边就就很不一样。他从第一天开始就要求你说拉丁语。我一个就是完全没有学过拉丁语的人。他从第一天开始就包括你什么时候把衣服就是放到哪里去收和洗,几点钟吃饭,所有的事情他全都是用拉丁语跟你讲的,我真的是一点都听不懂,我特别懵逼。然后当时他是上午大课,下午小课,小课就是你们几个人水平相近的在一起接受辅导。水平高的去读拉丁语著作和排练戏剧表演,当然我那个班里都是跟我一样水平很洼的,每个班有一个辅导员,然后我们这个班就很有意思,这个辅导员他不会英文。外教一个组分一个,有些外教是美国的,英文很好。有一些就是那个欧洲国家他英文基础也还好,但是我碰到的确实外教人很好,但是他不会英文,他的母语也是一个小语种,他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英语。所以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就是英文沟通的渠道被动切断,一点希望都没有。平时生活还是有中国同学的会凑在一起吐槽说中文的,也没有严格遵守他这个纯说拉丁语的规定。但是平时就真的从头到尾一天上课就纯用拉丁语在学拉丁语,我学外语一直属于进度比较慢的,我那个外教是真是好人。他有时候会带我们这个班学到晚上十二点就是为了补课。然后就是在这个语言学习营当中,我领悟到了几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你不需要那么多单词,在我们之前学英文的这个经验当中,你想我托福考到100分,雅思到6.5,我至少要背8000到1万个单词了,但是我到了国外,还是开口很困难的,然后我也很有心理压力。然后这个拉丁语的过程我记得两个月,也就是背了3000到5000个单词,真正用的可能也就一两千个,甚至拉丁语的词库,它都没有8000个单词,但是你真的就做到了用这门语言去学这门语言,并且可以去进行一个日常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它带给我的第一个感悟是,你不需要那么多单词,你可以从一开始第一天甚至100个单词都没有的时候去开口,就哪怕你只会10个单词,只要你把它用出来,这十个单词就是有效单词,对你来说,你已经开始进入了这门语言。

然后我第二个感悟就是语法不重要,因为你一开始就会一百个单词,哪有什么语法可言,对不对?拉丁语基础语法第四个星期才慢慢学完。那我第一个星期和第二个星期我不能不说话,那这时候说话说的其实是错的,就是从语法的角度来看,你说的是错的,但是没有关系。你就说就好了,就是你要大胆的开口。

第三件事情就是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有必要跳过翻译这一步。我当时就有一些思考,我觉得中文这个语言它和罗曼语系的无论是英语也好,拉丁语也好,就西语也好,它有一个很大的差别,就是我们的语言希望传递一种感受或者是一种意境。我们的语言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在构建一个空间,你在聆听的时候,是去接受一整套的感觉、空间,你还要领悟其中的留白。但是这种罗曼语系的语言,它最重要的就是你把动词给确定下来,就是这个动作的发出者以及这个动作的实现的时间,它都是在动词的这个变化词尾上来体现的。如果你有一点点小语种的经验,就是说它的这个动词的结尾会根据这个动作发出者的我你他然后我们你们他们六种不同。然后这个词尾会根据就是现在是过去式,将来是等等又发生变化。所以罗曼语系的语言在我的感觉当中,它最重要的是强调一个动作,就是我把它完成了或者是我没有做,就是表达这件事情,它和中文所传递信息的强调点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在很多时候尝试用一门外语去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但是我表达不出来的时候,未必是你真的不知道用那门语言怎么表达,而是因为你潜意识当中你想表达的东西在用中文进行构建的时候,他用另外一门语言构建就是不合适的。是要把这个过程给打破,就是说我不去用中文构建我想传递的信息,然后再找一个完美的方法把它翻译成另外一门语言,这个是很困难的。哪怕是一门双语的人,他可能在说一句话的时候,他用到了俚语,用到了另外一种方式,它都不是一个直接的翻译,他就是直接用另外一门语言去思考,然后用另外一门语言去沟通。

这时候我也反思了之前我在香港生活讲粤语的事情。最开始也没想过自己会离开香港又换了这么多国家,觉得在香港不讲粤语很不方便,就参加了专门服务社会的社团,那时候也是在做香港本地社区的教育项目,包括东南亚移民后裔融入、本地小学的阅读课等等。那你做义工没人不欢迎吗,就跟着开会、组织活动、干活,一开始也是似听懂听不懂的,反正就是干啥都跟着,粤语也就这样听懂了,说的可能没那么标准,但是日常生活肯定没问题。想想看,其实那才是我最早的沉浸式外语学习经验,只是没有把粤语当成外语去思考这么一件事。

所以在这个拉丁语学习营之后,我对语言学习的认知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开始觉得语言学习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它可以非常的有效率,而且它变得好玩了。而且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拉丁语是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这四门语言的一个共同的祖先。就这门语言你学通之后,后面再学这四门语言的时候会非常的快。所以我之后再学语言,我都没有去学这种日语或者是韩语和这个拉丁语相差非常大的语言。就是你看我学这么多语言,其实是取巧的。首先我把我不喜欢的就是我永远不会去旅游的国家 pass 掉,就是像中东的这些妇女权利我觉得已经低到没有办法再低,我绝对不会去生活,最多就是用英语旅个游的地方,这个语言我一定不会去学。然后北欧这种没有太阳我不愿意旅居的国家语言我也不想学。第二就是我觉得这种日韩对我来说入门难度比较高的语言,我也暂时 pass 掉,因为不容易有学习的成就感,我就是开始享受了从不会到会快速突破的感觉了。所以我其实学到八门语言真的是因为我取巧。我觉得后边这个法意西葡它和拉丁语的这个关联非常的深,我学起来容易,我就很快去学了它了。所以从拉丁语之后,我学语言的这个经历就完全不是因为我一定要跟什么杠上,而是我去享受语言学习的一个过程和状态,还有方法。然后我主要的语言学习也是因为疫情没别的事情做,然后学语言是一件简单又轻松的事情。那就考证,把法语考出来。然后我还抽一个暑假解决一下我的心理阴影,就是古希腊语,2020年夏天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我喜欢的学校又重新学了一遍,虽然我现在可能又忘了,但是古希腊语不再是一个困难,我很清楚如果我想学,我有好的方法去掌握它,也可以很快拾起来。意大利语是自己搞得,今年暑假又报了一个葡语的营,从零到七个星期跟老师聊天聊半个小时完全没有压力。

总结一下,我现在觉得没有必要对语言这个事情产生很大的恐惧或者挫折感,因为我的前半段一直是在愈挫愈勇过程当中,大家经历的那种考试分数低、背单词难、听不懂、开口难这些我全都经历过。当时香港全英文授课环境把我难坏了,一开始论文都写不出来,还要同学救济。今年在香港见老同学还提到了这件往事。所以我英语能学到出国,纯粹是因为我有非常强的内驱力,就是我一定要去香港上学,一定要去欧洲好的大学交换,一定要去美国上学。我不管这个语言是多么难啃,我要报课,我要考试,我要一天去背200个单词,我就这样一路硬生生的把英语给学上去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就是个普通学生,没有什么好的技巧或者是什么方法论跟大家分享。我记得我在香港英语课还有D+这样的成绩,我到今天都没有想明白,就是我全都交了作业,然后考试也老老实实考,口头展示也有准备,到现在都不明白他是怎么把这个分数给我的,唯一可能就是我的同伴都太厉害了,要按曲线打分。他们一路像榜样一样走在我前面,对我也是很强的推动。然后古希腊语也是同伴作用和不想失去奖学金的内驱力促使我去学习。

拉丁语的学习作为我语言学习的前后阶段的一个分界点,第二年我又报了法语。可能大家听说过古希腊语和拉丁语是“死的语言”,就是说这个世界上能说这两门语言的人非常少,它基本上以阅读为主,因为它的文献就是在16世纪以前全都是用这个语言写成的。你想阅读,你就去读这个原文的材料。也因为这个原因,大部分的古希腊语和拉丁语教程都用的是翻译学习法。对什么叫翻译学习法?就是你去背单词,你去学语法。然后这个古希腊语你要用语法分析和单词分析的这种方法,把它翻译成英文去理解。它的目的并不是让你去使用这门语言,而是你能用英文去理解它就好了。现在很多博士资格需要考外语的也是只考阅读的能力,包括法语德语这些活的语言。我的法语也是先用翻译法学过一年半,在法国一句都听不懂,然后又通过沉浸式学习快速拉升的。这让我意识到了,只有开口说,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法,我才能享受学习一门语言。

说实话,我喜欢那些我什么也听不懂像傻子一样的日子,可惜这样的日子也就那么一点时间。所以后来真的支撑继续学语言,就只是因为它变成了一件轻松又有趣的事情。也因为我想明白了,我的目的就是用语言沟通。我会基于我真实的需求去学语言,而且我会有重点的挑着学,也不再把说的和母语者一样好作为标准苛责自己。这里可以顺带和大家分享我对于语音标准的看法。在学拉丁语的时候我发现,因为这是一个没有标准发音的语言,所以大家都是带着自己母语的特色发音,特别是r,有至少四五种解读的方式。其实到现在我大舌音小舌音都发不出来。我特别羡慕学音乐的人,我觉得你们舌头也好使,耳朵也好使,你可能练一练就可以。就是到现在我都发不出来。大小舌音其实在罗曼语系当中用的还是蛮多的,但是我就不管了,我觉得对方能够听懂我说的话,我能实现沟通的目的就可以,那我说的准不准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就这个语音的问题就也在这个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消解了,我想有一天在反复的使用中学会吧。

所以我现在在外语环境中很是放飞自我,就这个语言我只要会一点点或者我需要去说,我可以从谷歌翻译完,听到语音之后立马开口,我不去想我能不能听懂他的回复。我反正先去把我想说的说到,然后后面随机应变。我觉得这个过程就是需要你有一个比较安全的空间,然后有一些对你很有耐心又很nice的伙伴。然后得到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之后,你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轻松,也会让你开始觉得学习语言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