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以下答疑内容来自分享会发言的文字稿整理节选。
问:能不能讲一下词根词源?
答:就你学了拉丁英语之后,这些东西都不是个事儿。词根词源是真的存在的。就比如说英语里面的很多单词,比如我在周五教育的分享会提到了一个创业精神教育的概念,是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这个 entrepreneurship 它是企业家精神的意思,但是它里边有一个词源是法语和拉丁语。entre是在…之间,prendre是拿取,preneur是prendre的名词,拿取的人,ship在词尾表一个持续的状态,所以是有互相拿取(物品)习惯的人这不就是商人,他们的精神就是企业家精神,如果还有拉丁语基础,prendre又是来自于prendere。Education, e是ex,取出,duca这部分来自ducere引导,tion是英文中常用的词尾,经常用于转换名词词性。所以其实教育从这个单词本身来讲,是说要讲一个人内在的东西引导出来。
我觉得你如果不会拉丁文或者其他罗曼语,然后去硬背这些词跟词源,可能是个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会这个东西的话,它就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拉丁语的学习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益处,就是他这些词根词源都变成了我日常用语的一个部分,所以就我不需要刻意去记它。所以我认识这些词根词源,但是我没有背这些东西,他们是以另外学习的一部分进入到我的语言系统里的。如果去死记硬背这些词的词源,可能也会觉得莫名其妙,因为我在早期学英语的时候也买过韦氏小绿书这类词典,但是觉得效率并不高。如果是真的去学了其它语言,比如说拉丁语,那么这个词根就不仅仅就是一个词根的意思,而是生活当中的一些动作、一些常识的物品,这个时候词根是活的。然后你自己在学习其他语言当中,你可以非常快地去发现语言和语言之间的关联。
市面上会有以词根词源出发的单词记忆思维导图,教你去背单词。我个人感觉还是很耗费心力去记忆的。用这样的办法背单词基本上获得的还是以被动单词为主,主要是可以短期提升阅读能力,所以你可能看到会认识,但是你说不出来。然后对我来说,这种被动单词可能会帮助考试,但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就还是没有用。
问:有些朋友可能会推荐我们通过看剧学外语。我想问一下,这个方法的作用是相对来说大一点,还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答:取决于看剧的方法。如果你在你不懂这个语言的时候一天刷十几集,带中文字幕,且看完就过,从来都不会停下来去跟他进行一个模仿,或者做重复性的练习,比如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背台词,那你刷一个暑假也没有用,这是近乎于无效的输入。我在去美国之前,当时有一个美剧叫《吉尔莫女孩》,我也刷。因为当时我找美剧是有标准的,首先我不找那些像《生活大爆炸》高难度的剧,他的对白和很多词我觉得不常用,另外就是我感兴趣,大家都喜欢的《老友记》我是看不下去的。《吉尔莫女孩》相对难度低,比较贴近生活场景的应用,有小镇生活和上大学的事情,所以我就选了这一部。然后我不是看一遍就过的,我找了英文字幕,看完一遍再倒回来去跟读,然后之后关了字幕看无字幕版。当然一开始可能做不到,因为毕竟这种剧里面的这些母语他说的很快,那你能不能停下,然后跟着去读,熟练到下一句的对白可以脱口而出。只有到这一步,你才把这个剧里面的语言内化成了你自己的一部分,这才相当于一个输出。然后你还可以做练习,就是你自己去用英文写这一集它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对它进行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因为我比较喜欢独处,没有什么侃大山的朋友,可以尝试着自己对着一个假定的朋友在给他讲这一集发生了什么,但是你这个发生的内容不一定和你写的那个总一样,但是你要能做到你的口语描述出现发生什么。就是直到这个程度,我认为你刷剧才是有效的。如果你真的就在那里一集一集的看,那纯粹是给自己那个娱乐在找一个借口,在学语言上效果不会很好,最多也就是起到提升语感的作用。
问:考研英语的准备是不是还是应试的方法更好?
答:取决于学英语的主要目的,只是需要通过考试,还是有后续使用英语的目标。如果你要应付,你要去计算这件事情的投入和产出值不值?就是说如果你说我要考研,目标只是考研英语过线,但是很可能你考研之后这个英语又忘了。你之前花的钱和精力在考试之后由于没有真正能用这门语言就没有长期的效果,并且在你脑海当中还会停留“英语好难、以后再也不想学了”这种印象。另外我认为国内的中高考英语、四六级以及考研英语和英语的真正使用还是比较脱节的,如果你说准备雅思托福,听力口语的这部分的联系还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考研英语过了之后,你可能还是没办法用英语去做一个口头展示,可能读文献还是用翻译的方法去理解,并没有真正学会英语,如果考试没有那么着急的话,还是建议用“开口说”的办法去学习英语。
补充:
我想补充一个内容,我在上一场分享会当中提到父母学英语对孩子学英语会有帮助,然后有个家长在分享会结束之后和我描述了一个情况,主要是她的一种担心。她和我说她是会用英语的,但是她绝对不会跟他孩子说英语,就是因为她自己的口音很差。或者说他认为自己的发音一点都不标准,所以她特别担心,她孩子在机构跟外教学的标准英语在回家之后,被她在这种亲子互动交流之中带偏。我觉得如果在座的是有孩子,因为孩子来参加这个分享会,不是很必要担心这个问题,你的孩子的这种可塑能力是非常强的。你在最开始的目的只是就是加强他英文的一个输出交流。你自己的这个水平的好坏没有那么大的关系。甚至当有一天他英语就超过你的时候,这都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就是让他来教你。只是你让他教你之前,你还是要有一定的基础,你能知道,就是你能接上他的话,你如果真的是一个完全空白的让你孩子去教你的话,你孩子可能不愿意做这个小老师,你得能接上他的梗。和孩子之间的英语交流侧重点在于亲子关系和学习追踪而不是真正的英语提高。首先这个口音不一定会被带偏;其次哪怕是偏了,也可以纠正;最后如果真的偏了,这也是你们的之间独有的印记,一个个人特色,不会真的影响什么的。
以下为秋柏针对同一问题的补充: 或者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去思考。其实我就觉得大家我们我是有我的母语,其实就是方言的,其实到目前为止,我回家也不会大家跟家里面人说什么普通话就说方便。然后那现在我的普通话也好,还是比他们好的,或者说不会说回去了被带偏什么,就是你会有这种区别的。然后然后另一方面就是即使被带偏也没关系,我有时候觉得那其实就是来自于你家乡的一个口音,标不标准是取决于你需不需要标准。就是如果说当然你有专业需求的时候,需要这种标准的话,。比如说你要当播音主持人是不一样的。但是语音不应该作为你最开始开口的一个障碍。 另一种情况就是我觉得不需要标准。因为我没有标准的这种需求或者这种专业的要求,那我对我来说,我的各种口音不管是中文、英文、日文也好,各种语言的有这种口音,我认为这是我个人的一个独特的证明。对吧?那我我们为什么一个人说话一定要一个模子里面出来呢?对吧?要各自有各自的口屁,各自有各自的一个一些口头禅,我说我的这种调那不是挺好的。以及这也是一种自信的建立了。
我特别觉得在美国的印度人说英语是很难去沟通的,因为他口音太重了,但他们自我感觉良好。针对于他这种自信,就是我认识有的印度朋友,他甚至于他可以说得更标准更用美国那种发音的,但是他就是要用这种我有那种印度的口音去跟你讲,我就有个性是吧,然后甚至自嘲一下。其实那个也是一个性格的体现了,就很很好相处,这样也很好让别人跟你做朋友或者构建这种语言关系环境。
国内除了北京人,我看最有方言自信的就是四川人,在全中国玩的,你只要碰到四川的,不是说四川,就特别是重庆成都的,他就讲四川那个川味普通话,或者直接就川话,他不跟你讲普通话,他观点听不听得懂,牛逼就很可以,然后你就被迫跟他学会了四川话,他就是不跟你讲普通话,他就讲他的家乡话。我之前在成都电子科大的研究所实习了一个假期,我当时才发现就是从外地到四川来上大学的这些学生都会讲四川话。我在广东上了三年学,就除了骂人那几句,其他都不会。我觉得这背后就是一个文化自信。而我们学语言的其中一个突破点,除了方法之外,就是对自信的重构。人有了自信之后,他敢去探索的部分就不一样,以及会很切实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发出问题,进行实践。